感情的五种分类(感情人格分类)

45baike 2024-03-30 27次阅读

感情的五种分类(感情人格分类)

 

近日,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何兰生在《青年记者》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敬请关注。

2022年夏至刚过,新东方的东方甄选直播卖玉米成了社会热点,农民日报评论文章《6元一根新东方玉米,农民能赚多少?》登上微博、百度、头条等几家头部网络平台的热搜榜单,一时间,引发了社会大众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话题全网阅读量达2.7亿次。接下来的时间里,在斯里兰卡破产、二舅视频、全县静默庄稼不能静默、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小李子指责中国人吃鱼、巴西当选总统卢拉落泪等多个国际国内三农热点话题的讨论中,农民日报四个字频繁出现,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18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之一和三农领域唯一一家中央级党报,农民日报承担着三农新闻宣传挑大梁和主力军的重要职责,有着党报和农报的双重属性。如果说,2021年农民日报推出的以仲农平重大言论为载体的文化品牌,是对在党言党、为农代言的有力彰显,那么2022年以来多次下场引导舆论,就是对农报属农、叫响农声的充分阐释。农民日报的职责和使命要求,不能关起门来办报办媒体,自娱自乐、自弹自唱无异于自欺欺人、自我陶醉,如果茶杯里是波澜起伏,而外界始终感觉是风平浪静,那怎么谈得上引导舆论、又如何能引导舆论?主流媒体必须下场、下到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舆论场,以正确的观点引导舆论,才能更好践行使命,自渡及人,更好体现自身价值。

为此,农民日报持续强化舆论引导,不断尝试横向突破创新,以问题为导向,半年之内,在多个三农热点话题讨论中,刊发《焦点评析》评论文章,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三农、看待三农、对待三农,取得了良好舆论反响。连续破圈传播,大大增强了农民日报在公共舆论场中的活跃度、知名度,三农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甚至被新闻界一些同志称为农报评论现象。

热度过后,需要冷静思考,该如何认识、理解所谓的农报评论现象?作为这一现象的总操盘人,我就优秀评论的特征、创作方法以及修炼新闻人格,作了一些浅浅思考。

优秀评论作品的四个维度

(一)政治高度

党报姓党,讲政治要放在第一位。编辑记者务必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三农新闻舆论工作,站在党报的高度看问题、想问题,彰显党报编辑记者的政治担当。具体到评论写作,要确保观点符合党的三农政策,契合主流价值。比如,《斯里兰卡破产,根子是农业破产》这篇文章,明确地指出斯里兰卡破产的根源是农业破产,粮食产业政策上的重大失误是主要原因。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分析原因上,只能说做到了深刻分析,还达不到政治高度。主旨是要通过斯里兰卡农业破产导致国家破产发出警示,用反面例子说明我国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的重要意义,在阐述粮食安全政策重要性的同时,达到了党报评论文章应有的政治高度。

(二)专业深度

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是三农领域的宣传舆论工作,讲究专业性。2022年5月,在一些自媒体和网络平台上,收割青麦作青贮饲料的短视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农民日报刊发了《收割青麦不应该 夏粮颗粒要归仓》这篇文章,及时提出如何统筹推进保障粮食安全与确保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有关领导在批示时指出,触及到一些实质性问题。我想,能透过现象看到事情本质,就是专业性的一种体现。专业深度除了要求文章具有 三农专业性,还要有新闻专业性。编辑记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白纸黑字写下的东西要客观准确、保证质量。比如,在报道中讲到有关工作推进时,常见加快推进、扎实推进、稳妥推进、审慎推进等词汇,看起来意思差不多,用起来也都没什么错,但实际含义是有区别的。加快强调速度要快,就是要铆足劲地干;扎实要求踏实牢靠、针对的是现实中可能存在不扎实现象;稳妥要求稳定妥当、不要着急,也就是还有担心;审慎要求周密慎重、要小心,潜台词是暂时不要大面积铺开,最多是先试点着干。因此,遣词造句得注意文字表述,切忌大差不差。

(三)新闻锐度

评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还要有锐度,要达到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作用。首先,针对三农热点事件要及时发声。比如,针对一些自媒体对化肥农药的误导性言论,第一时间下场发声,澄清误解、回应质疑,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达到正本清源的效果。其次,对问题的阐释说明要有新角度、新观点,说理要充分。比如,由于疫情原因导致的菜价波动,有人认为需要提前囤菜抢购,农民日报的记者在咨询政策、问询专家的同时,前往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实地采访,用菜价数据说话,告诉公众不必囤菜,很好地实现了稳定市场预期的效果。可以说,没有锐度的评论文章,如同隔靴搔痒,难有效果,正确的废话、空话、官话,再正确也触及不到问题实质,于宣传效果就是做无用功,甚至形成受众的审美疲倦、厌倦。

(四)民本温度

优秀的评论作品不仅要针砭时弊、立意高远,更要有民本温度,有悲天悯人之心。这种悲悯之心,是对世间万物都相亲相怜,对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体会到他们的不易和艰辛。具体到三农报道,就是要有农民情怀,要充分认识到农民的贡献,体悟农民的辛苦和不易,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以农为师,发自内心地尊敬农民、呵护农民,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站稳农民立场,写出接地气的文章,与农民有情感上的共鸣。

如何写出好的评论作品

(一)吃透上情

我们的事业,归根结底是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三农新闻人的吃透上情,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三农创新理论,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特别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领会,把学习贯彻重要论述作为三农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最大的政治、最大的业务,作为编辑记者学习工作、成长历练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看待三农领域的改革创新和新闻事件的重要标尺,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我们有时候碰到新情况或者自己不熟悉的问题,对于要不要报道、怎么报道、如何把握好度,往往拿不准。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都可以在党的三农创新理论中找到。比如,在粮田里种树养鱼、在道路两旁景观带植树,看似有利于生态发展和农民增收,实际上是没守住耕地红线,不符合粮食安全政策;再比如,农民上楼问题,到底农民愿不愿意住楼房?改善生活条件谁不愿意?农民同样喜欢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喜欢像城里人一样地过生活。但喜欢是一回事,兜里的钱包跟不跟得上又是一回事。政府愿意帮一把当然好,但有的地方搞一刀切、搞急躁冒进那一套,安居房没建好就拆农民的房子,给的补偿款也不够,农民能没有怨言吗?这就是没有尊重农民意愿,没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农民日报策划推出多种全媒体学习产品,主要目的就是鼓励真学真用。 通过熟读、学深、悟透,在潜移默化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内化于心,在判断事物的时候就有了内在标尺,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长此以往就可以外化于行,无论是写评论文章还是常规报道,都能融会运用。 特别是年轻同志,首要任务是对三农工作建立全面、客观、准确的认知体系。 《之江新语》等书,篇幅短、文字精练、语言通俗,能无缝衔接新闻语言,非常适合年轻同志学习,可以多读一读,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收获。

(二)悟深农情

这个情,是农业的情况、农村的情况、农民的情况,要求持续深耕三农行业产业,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也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三农。

首先,说说农业。一提起农业,有的人,甚至是个别三农干部,还习惯性用老眼光来看今天的农业,认为现在大部分农业生产还是那种手工式的劳作。不可否认,以前的农业生产确实是这样,但如果去农村走一走,就能知道现在的农业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以前我们用传统脚踏打稻机收稻谷,现在是交给新农人、合作社,收割机从地里开过去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完一片地,在南方一些地区,只要田地坡度不超过35°,机器开着就能上去,用不上多少人工劳作。还有的地方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板发展农业,搞大拆大建、乱拆乱建,最后搞没了本地特色,弄得水土不服。我国农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确实存在差距,但消除这种差距的办法不是机械地对标西方,而是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可行办法,其实质无非是规模和效益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西方,几个人就可以搞一个大农场,我国人多地少,做不到这一点,如果照搬西方那一套,不仅很多人没办法就业,而且最后可能手里的地也搞没了。我们可以探索合作社生产、土地流转,来发展农业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这就是中国式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实现了一般现代化的效果,而且创造了中国特色,为世界提供了中国式。农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编辑记者要及时掌握农业发展动态,多走基层、进一线,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三农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宣传报道。

再有,农村的情况也与以前不同。现在的农村可以用一组数字概括——386199,妇女、小孩、老人是农村留守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村庄空心化比较严重,带来的结果是,村里的房子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一些沿海发达地区,比如浙江,已经探索出了用闲置农房搞特色民俗旅游的路子,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留守人口的就业问题,值得学习。去年下半年,某地有一些老人组团偷南瓜,被发现后态度恶劣,民警和村委会出面协调也没用,最后发展成了不让偷瓜就乱砍报复的事情。偷东西无论怎么说都是错的,这件事反映出的,不仅是老人们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不加思考的从众行为,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了乡村治理存在的短板,即缺少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法律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此外,还有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持乡村风貌的问题,弘扬农耕文化、加强乡风文明的问题等,都需要重视。要深刻认识到,农村是阶层主体多元、利益关系复杂的社会大熔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交叠存在着老问题和新情况,记者要多深入基层一线,在充分掌握农情的基础上,全面看待农村的问题,努力探寻解决之道。

最后说说农民。农民何人?农民就是种地的。这样的回答放在1978年以前是正确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涌现出一批三新人群,即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农民、进城务工的新农工、服务三农的新农干,他们熟悉新鲜事物,价值观念多元,权利意识也比较强。三农记者为农民,就要求我们持续关注新时代农民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把握新时代农民特征,站在农民立场看问题、想问题、写文章。

汽车大保养多少公里一次?几万公里做一次大保养许多朋友不知道多少公里该进行一次大保养,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汽车保养一般分为三种,双保、中保养和大保养。

(三)厚植情怀

一是要厚植家国情怀。1840年,英国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自此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深刻的社会危机,中国社会的各阶级轮番登场,最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伟大复兴之途。进入新时代、步入新发展阶段,要实现民族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重点是搞好乡村振兴。作为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参与者、同行者、见证者、推动者,三农新闻人要有历史自豪感,更要扛起历史责任,不能辜负时代的期望。既要讲好中国故事,理直气壮地讲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也要守正创新讲好三农故事,不断壮大主流舆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更要针对网络上、国际上关于乡村振兴的一些不利言论、负面声音,敢于发声、勇于亮剑,牢牢守住三农意识形态主阵地。

二是要涵养农民情怀。涵养农民情怀是三农记者的本色,是三农媒体的初心。农民日报的先贤,像冯诗云、苗培时、曦影、章容、陈伯林、江牧岳等,早先得到过农民的帮助,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难和不易,为了回报农民,下决心要办一张一个鸡蛋就能换的报纸。冯诗云同志说过:战争期间在山沟里吃过农民的小米,进城后同农民的关系疏远了。现在通过办报再为农民办点事,也算是一种报答。农民日报就是诞生在这种感激农民、报答农民、服务农民的朴素情感之中。可以说,农民情怀是农民日报的胎记,是从诞生一开始就有的底色。在长期办报实践中,农民日报逐渐形成了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的农报价值观。

涵养农民情怀,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农民的牺牲和贡献。特别是,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农民为 中国饭碗中国制造中国崛起作出的巨大贡献。作为三农新闻记者,我们为农民鼓与呼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全社会营造重农、强农、惠农、富农的舆论氛围,是三农新闻人必须承担的使命。我们在日常的采访实践中,绝不能以教师爷、指导者的身份自居,更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心态。向农民学习,不仅要学习他们源自于乡土的知识,更要学习他们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生存智慧。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农民,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才能说出农民的话,写到农民心坎里。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写出来的文章农民会看,自己的父老乡亲们会看,不能辜负农民期待!不能让农民失望!

(四)把握社会情绪

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海量传播,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算法的演进,使得信息传播更加集中高效,也让信息传播更加具有情绪化特征,这种特征在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裂变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社会情绪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抓住、用好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几何式传播,达到破圈效果,用不好就容易产生负面舆情,甚至演化为激烈冲突。

以前,农民日报也有不少好文章、好产品,社会反响也不错,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批示肯定,四个维度也都具备,但为什么不能出圈?2022年上半年,农民日报的《焦点评析》几篇文章又为什么能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实现了破圈传播?《焦点评析》是一档传统栏目,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为什么2022年突然就火了?分析原因,我想最主要的一条是,把握住了社会情绪,找到了所谓的流量密码。

尽管 出圈现象中存在偶然性,但是偶然中也蕴含必然性。 要抓住社会情绪,实现破圈传播,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敢于为农发声。敢要求有勇气、有底气。 充足的底气来自多年来深耕三农的专业优势,来自对党的三农政策的深刻理解、对社会新闻的敏锐直觉以 及深厚的农民情怀,也就是四个维度的要求。 敢发声还要求有锐气,要说出公众想说、想说不知道怎么说、甚至是没想到的话。 就拿新东方卖玉米这件事来说,有人质疑一根玉米6块钱太贵,对此主播董宇辉回应说谷贱伤农。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不少人关注,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观点,但是冷静下来想想,故事背后总感觉还缺了点什么: 如果说谷贱伤农,那么卖6元一根的玉米,农民到底能赚多少钱呢? 弄清楚这个问题,整件事就都明朗了。 如果流量爆棚与农民利益关系不大,那最多就是一个商业炒作,谈不上什么三农意义; 相反,如果这件事让农民得利了,那这件事的意义就大了。 所以《6元一根新东方玉米,农民能赚多少? 》这篇评论,就从这个问题切入,把产业链上农民收入的问题提出来了,直接对接上了公众最想知道的问题。二是要正向引导舆论。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事物的观点容易产生共情,以类群分,相似的情绪产生共鸣,不同的经历则容易让情绪走向极端,因此,社会情绪是分化的,甚至是两极化、多极化。 二舅的视频刷屏朋友圈,但是随着视频的破圈传播,网上逐渐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声音,有的人同情二舅的遭遇,认为不应该消费二舅的苦难经历; 有的人质疑二舅这个人的经历是否真实; 最极端的还有上升到意识形态的。 可以看到,在这件事情上,舆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撕裂倾向。 面对这种撕裂,我们有责任及时下场发声引导,但是我们并不参与讨论,不支持或反对某一观点,因为这些观点都有各自的角度,也都有各自的理由。 与其勉强说出谁对谁错,不如找出公约数为好,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向赞美农民优秀品格以及对农民福祉和制度保障的观照上,凸显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息纷止争作用,舆论效果还不错。三是要避免负面舆情。信息在传播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加之社会情绪容易相互影响,一旦有了负面舆情,影响就会不断扩大。 2022年上半年,错峰下田在网上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事情本身是针对一些地方不许农民下田的问题,是希望当地在疫情防控中允许农民错峰下田,是在为农民说话,初衷是兼顾防疫和生产,结果却被断章取义。 这提醒我们要意识到,我们写的每一句话都有产生舆情的风险,要慎之又慎,特别是短视频。 我们的新闻产品要确保不仅整体观点基调符合主流价值,是正确的,而且每一句话、每一段视频单独拿出来也挑不出毛病,特别要防止追求流量的有歧义金句的风险。 真正的金句,应该是没有歧义的。

三农时评怎样才能出新

三农时评要想有效引导舆论,吸睛是基础。批评要一针见血,警示性强;分析要宏观着眼,启示性强;建言要视野广阔,针对性强。每一篇时评都力争是一个三农事件的浓缩、一个三农观点的告白。要做到观点鲜明,跃然纸上。既有感情倾向,也有理性表达,还富有可读性。

时评具有新闻的要素,其中具有时效性的观点能够有效引导舆论,在舆论场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曾经提出,时评要有四惟:惟新、惟快、惟人、惟特。这 四惟核心还是惟新。这新是:由头要新,观点要新,视角要新,文字要新。凡事问个为什么,逆向思维出创新,否定是创新,扬弃是创新,换思路是创新,综合是创新,细节是创新。

而惟快呢?新闻第二落点落得快,规避了纸媒时效性差的不足,效果不亚于到达现场。第一个发声就是话语权,就站在舆论制高点,就是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惟快要直接地说、开门见山地说、主题单一地说。这快说到底还是一种新。

所谓惟人,要惟两人:一是文中要有人,有人性有人文;二是始终想着读者、受众或用户。新闻的新是与闻相对应的,新要为闻服务,闻者即读者即受众即用户,时评要与闻者的感觉、认识、判断、兴趣对接,和他们的审真观、审善观、审美观协调。这惟人也是惟新的内核。

惟特强调公众新闻与分众新闻、公共新闻与专业新闻的结合,就是强调独特性。独特的这一个,不是新是什么?前些年,我进一步提出三农新闻的两口说,即公共新闻的三农接口、三农新闻的公共出口。这两年也产生了较好的实践效应。

如何修炼三农新闻人格

以上都是技术性的内容,最后,就如何增强三农新闻修养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礼记·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提高自身综合修养,才可以把家庭、家族管理好,而小家是大国的缩影,可以把家管理好的人,也能够把国家治理好,那么,天下就得以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古人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说明加强个人修养有着重要作用。具体到三农新闻人,只有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建立健全三农新闻人格,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磨炼扎实的专业能力,才能写出形神兼备的好文章。对新闻人是这样,对新闻媒体也是一样。在加强三农新闻人的人格力量方面,我总结出五个字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字是敬。天地君亲师,是儒家五种至尊的伦常。人生在世,必须敬天地君亲师。现代语境下,我们要敬自然、敬规律,敬祖国、敬人民、敬领袖,敬父母、敬老师。要认识到地球在浩瀚宇宙中不过是一粒不起眼的沙子,人在伟大的自然面前算不了什么;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己国家都不爱的人也不值得他人的信任;不爱父母的人,又怎么能爱别人;不敬老师就是对知识、对科学的蔑视。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心里要有神圣,要有一想起就肃然起敬、一想起就心中一凛,一想起就表情一紧的状态。对心中的神圣,不能嬉笑怒骂、嬉皮笑脸,想到说到时,都要心中存有敬意,这是新时代三农新闻人的人格修为底线。

第二个字是畏。畏规矩、天理、法度、伦理、人心,做事要有尺度。作为党报记者,要有规矩意识。人可以不怕困难,但心里总得有一些怕的东西,有一些不能碰的东西,也就是红线和高压线,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凡事有顾忌、有尺度。稿件可以破圈,而规矩不能破,要做到身有所正、言有所归、行有所止。

第三个字是慎。提笔千钧重,落笔需慎重。新闻的影响力巨大,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写作时要反复确认事实是否清楚、数字是否准确、表述是否妥当、提法是否标准,下场引导舆论时,要站稳立场,用客观的态度看待事物,有理说理、有事说事,不能被情绪左右。

第四个字是悯。长怀悲悯之心、民本情怀、农民情怀。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厚德或者说慈悲,是对世间万物同等看待的心境,更是对弱者的尊重,是同情同理心。三农媒体是农民的知心朋友,三农记者是最接地气的记者,要始终和农民站在一起,树立正确的农民观,不断涵养农民情怀,关心关爱农民,不断回报农民。

第五个字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留有余地。写文章、做评论时,要懂得换位思考,自己不喜欢、做不到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凡事不能一棒子打死,谁都会犯错误。比如,某地农民在疫情管控期间下地打药,被要求向全体村民做检讨,在对这件事情发表评论时,要考虑到基层干部疫情防控压力大,不要过于抢占道德制高点、在让农民做检讨这个新闻点上深究,甚至上升到侵犯农民尊严权利的程度,上纲上线固然让评论者拿起了锐利的评论武器,让被批评者没有招架之力,但这可能会让地方上很多前期工作归零,对当地基层干部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通常还会影响一些人的前途命运。但这也不意味着不去批评,毕竟农民更不容易,农业生产不能耽误,粮食安全年底要交账。所以,我们只批评了地方在工作上的顾此失彼,存在疏忽,方式方法不妥当,需要采取措施马上纠正。我们要认识到,我们写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涉及很多人,对于错误的事,批评时要掌握好火候分寸,要给人改正机会,不逞一时口快,不随便上纲上线。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恕道,是新闻人修炼人格最难、也是最快捷的场域。古人讲修行在公门,也是这个道理。

16年前的2007年,我为农民日报拟了一句话: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认为这该是农民日报的理想和底线,受到时任总编辑王太同志的认可赞成。但人有时运,话也有时运,这句话到底没有叫开来。及今,虽然时过境迁,但我仍觉得这句话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不该放弃的价值。有人说,你这是什么啊?又是农民,又是说话的,不像金句,不像雅训,像个绕口令,难怪传不开。果真是一语点醒局中人,最是冷眼旁观的人能一语中的,这句话的要紧处,正是农民说话。我们三农媒体人存在的价值,归根到底也就是为了这四个字。

16年后的2023年3月,正是春水泱泱、春林正盛的季节,王太同志已然赋归林下,提起当年的农民说话,依旧心有戚戚。薪火相传,文心不灭;百战归来,仍是战士。是对的事,就要坚决做、坚持做,叫了16年没叫开,也要一直叫下去。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网络购物的时候,或者网络平台的个人信息要保护好,不要轻易告诉别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何兰生.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J].青年记者,2023(05):27-31.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5期

监制:梁冰清 编辑:杜娟

5个笑话,5个顿悟:1。调羹 麦克走进餐馆,点了一份汤,服务员马上给他端了上来。 服务员刚走开,麦克就嚷嚷起来:对不起,这汤我没法喝。 服务员重新给他上了一个汤,他还是说:对不起,这汤我没法喝。 服务员只好叫来经理。经理毕恭毕敬地朝麦克点点头,说:先生,这道菜是本...


标签: 感情  分类  五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