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情感的名词解释(道德情感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45baike 2024-03-08 43次阅读

心理学情感的名词解释(道德情感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如果是陌生的来电,你会接起来么?如果有人告诉你,平台刷单、办理银行卡可免费得大奖,你会心动么?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展,利用电话、短信、链接进行推销和诈骗的形式变化莫测,人们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这种现象不仅仅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也可能会造成人们对社会体制的怀疑。

人际信任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它经常与爱和承诺一起被提到,作为理想人际关系的基石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曾有一段经典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各种通讯设施、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接触的陌生人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人际信任日益成为人与人交往的重要话题。

在地铁站、马路旁常常会看到所谓的乞讨之人,他们的简历上大多写着患有某种疾病的字样。如果选择给予一定的钱财,可能上当受骗,因为有很多以此作为职业甚至暴富之人。

但如果他们是真的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他们,我们反而没有信任他们,难道不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他们真真假假,鱼龙混杂,确实需要我们做出正确辨别,避免因不信任而放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样也要避免因信任而上当受骗。

调查显示,我国和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被列为低信任度国家。因此,如何提高人际信任,降低不信任便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信任是情感与认知的混合体,前人研究发现,厌恶情绪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这说明厌恶情绪可能会影响到人际信任,然而其内部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与此同时,人际信任的组成不仅有情绪因素,也包含认知因素。

因此,厘清厌恶情绪、认知因素在人际信任中的共同作用对于我们理解、促进个体的人际信任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际信任、人际不信任和两种厌恶的关系

实验一中选取在厌恶敏感性量表中处于两个极端的个体,探讨了厌恶敏感性这一人格特性、厌恶情绪、人际信任和人际不信任四者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厌恶敏感性导致人际不信任水平之间的差异,厌恶情绪导致人际信任水平之间的差异。

验证了信任—不信任的二维模型,即信任和不信任是互相独立、可以独立变化的两个概念,人际交往中个体存在高信任的同时,也可能同时存在高不信任的倾向。

厌恶敏感性高的个体产生更多的人际不信任。研究发现消极效价的情绪带有回避的动机功能,厌恶的回避功能表现得更加强烈,从回避的角度出发,如果你倾向于担心病原体,你也会倾向于相信大多数人应该避免。

病原体回避动机构成了一种心理动机,目的不仅是激励人们避免与外群体的互动,而且促使他们普遍避免他人,那么高的病原体回避动机就会导致不信任的增加。

目前,有不少中国年轻人像这位大学生一样,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后,发现自己身心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人数已达700万至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厌恶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原体回避动机的个体差异,厌恶敏感性高的个体,回避动机强,而这种回避动机更多的反映在人际不信任上。

不信任作为一种病原体回避策略,那些被病原体回避所激励的人不太可能更广泛地寻求合作和游戏。Park的研究表明,厌恶敏感性和人际交往中需要更大的个人空间呈显著正相关,这为高厌恶敏感性的个体会产生更多的人际互动回避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人际信任与人际不信任不同,与个体本身的厌恶敏感性这一特质没有直接联系,造成低人际信任的来源是外部的环境或者当前的厌恶刺激。

厌恶敏感性与人际信任的建立是背道而驰的。厌恶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当厌恶源引发个体的厌恶情绪,其道德判断的标准也随之提高。这可能是因为厌恶产生了一种净化的冲动,其中可能包括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或逃避互动的欲望。

选择低信任会消除这种依赖和欲望,并在某种意义上减轻厌恶情绪负担。Fehr和Gächter提出的负性情绪驱动理论,也可以作为解释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指出,当人们在经历了负性情绪后会利用接下来对他人的惩罚行为来释放厌恶情绪,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该结果虽与信任的大多数研究结论一致,即积极心境对信任起到增强作用,而消极心境会降低信任水平。

8万公里车做哪些保养?汽车8万公里保养项目有哪些8万公里汽车一般需要做一次大保养,最基本的项目就是更换机油机滤了,机油在发动机里充当清洁、润滑、冷却等作用,机油长时间不换会。

但是与Aaroe等人提出,病原体厌恶敏感性的个体差异与社会信任相关。这可能与厌恶的不同类型以及信任的不同种类有关。

高敏感性者同时具有更多的真诚、公正、谦逊、不贪婪的人格特质,这些人格特质是否在某种特定信任下,对其行为反应进行引导。

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人际信任与人际不信任的关系,人际信任和人际不信任并不是单一维度的两端,而是两个可以独立变化的结构。人都是偏向于信任的,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是不可信的。

Lewick等人提出,信任和不信任的关系可以用象限来表示,信任作为横坐标,不信任作为纵坐标,第一象限表示高信任/高不信任,第二象限表示低信任/高不信任,第三象限表示低信任/低不信任,第四象限表示高信任/低不信任。

人际信任与特质厌恶相关联并受其影响,而人际不信任则与状态厌恶相关联,Reimann等人研究表明,虽然对信任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遗传力而不是共享社会化来解释的,但对不信任的倾向是由共享社会化而不是遗传力来解释的。

其内部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目前学者们大多关注人际不信任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有少部分开始关注不信任所带来的积极改变。

例如,不信任会促进认知非常规策略的使用,从而减少刻板印象;不信任作为一种疾病避免策略,可使个体有效避免病原体的威胁。

因此,对于人际不信任的积极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丰富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为提高社会的信任水平及有效利用信任及不信任倾向提供理论指导。

厌恶情绪、目标线索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人际信任的水平是情绪和认知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故研究将情绪因素与认知因素同时纳入,只有综合考虑两类机制,构建起一个包括情绪和认知两种因素的双系统架构,才能更加完善地了解厌恶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

人际信任的一个前提是对目标线索进行识别,因此目标线索的特征会影响信任行为的发生。

通过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结果,可以表明,消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是特异性的,当没有外界其他线索可以为决策提供信息时,厌恶情绪会直接影响人际信任,为人际信任提供信息和指导,符合情绪信息模型,主要以社会直觉的模式做出反应。

当获取了关于目标线索可信度的相关信息时,厌恶情绪不会直接影响人际信任,人们是否做出信任行为以及多大程度的信息,更多的取决于目标线索是否可信的有效信息。

符合情感渗透模型以及顺应同化模型,主要凭借对目标线索的认知做出反应,即启发式的加工策略。

当只有情绪状态可为人们提供信息时,情绪提醒才是有效的,可以消除厌恶情绪对于人际信任的影响,一旦有了目标线索的相关信息,人们更倾向于进行进一步认知加工,更少的受到情绪提醒的影响。

另外有趣的是,实验三中在经历了厌恶体验之后,面对低可信赖的对手时,人们产生的人际信任并没有显著低于实验一的同样经历了厌恶体验、没有可信度相关信息的人们,这似乎有些违背我们的常识。

通常我们认为,当得知对方是不可信赖时往往会产生较低的信任,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实验对象的选择上,实验一选取的被试都不是正常选取的,均是在厌恶敏感性上处于极端的个体,要么厌恶敏感性过高,要么厌恶敏感性过低。

而实验三的被试均是从正常人的大群体中随机选取,那么,处于厌恶敏感性两端的个体是否人际信任整体水平偏低呢?

考虑实验是采用的极端分组法,被试群体比较特殊,以后的研究可以采用分半法,将所有的被试都纳入到研究中来,进一步探讨可能存在的内部机制。

要饭的体验:表姐的强子14岁那年读初三,马上要中考了,却打起退堂鼓,说什么也不愿再去上学。 表姐夫妻俩又哄又骂,也劝不回来,实在没法就让我去帮忙想想主意。 我去了后就问强子:你不上学,你想干啥? 强子说:我啥也不想干! 我又问:你啥也不想干,将来谁养活你?


标签: 情感  名词解释  心理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