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面对后金时屡屡失利,大明为何会这样?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毫无疑问,大明在财力和军力方面都全面领先于后金,但在面对后金时却屡屡失利,这的确是个尴尬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一是制度方面,二是军队战力,三是内忧外患,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三方面的原因,导致明朝始终无法战胜后金。  制度方面:完善的制度有时并非优势  在制度方面,明朝拥有着一套运行了两百多年的完善制度,在这一点上刚刚立国不久的后金自然无法与明朝...

    2024.07.21

  • 宋朝屡屡被少数民族政权欺压 宋朝为什么还要重文轻武

      还不知道:宋朝重文轻武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当世第一的经济大国和文化大国,然而就是这样的国度,竟屡屡被少数民族政权欺压,以至于最终覆灭亡国。究其根本,无非是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所致。那么,为何宋朝会如此地重文轻武呢?  藩镇割据的前车之鉴  陈桥兵变,赵匡胤一夜之间黄袍加身,开创宋朝这般丰功伟业。但事实上,赵匡胤并非黄袍加身的第一人,在他之前还有许多黄袍加身的将军,但是他们都失败了,只有赵匡胤一人成功。唐朝中...

    2024.05.23

  • 陈少游为何能屡屡升迁呢?只因他有一项绝活

      据《旧唐书》记载,唐代宗永泰年间,陈少游得了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的差使。换上个老实规矩的人,可能二话不说就去了,但陈少游不然。他认为那地方太远,天热,瘴气又重,是个打发贬谪官吏的鬼地方,不合他的意。那怎么办呢?  在交结权贵方面,陈少游早有自己的一手,并曾以此屡屡得到升迁,要摆平眼前的事,不过是重祭杀手锏而已。当时董秀直接分管这类事,夜里他找到董秀家,先不提自己的要求,而是跟董秀嘘寒问暖拉家常。他问董秀家几口人,日常花费多少。董秀知道他来干什么,就说家里人多,物价又上涨了...

    2024.04.29

  • 明朝为什么会屡屡的受到倭寇侵犯 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的海禁

      对明朝倭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前言:明朝在嘉靖年间,深受倭寇之乱的影响,占据了整个明朝受到倭寇侵犯的百分之八十,是历史上受到倭寇侵犯最严重的的朝代,倭寇所带来的混乱持续了几十年。为什么明朝屡屡总是受到倭寇的进犯呢?  海禁之策,倭者多为沿海本地人  据《嘉靖实录》中记载:“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  为什么嘉靖年间的倭寇这么多?首先要看这些倭寇都是些什么人,在我们印象中倭寇大都是日本人,其实明朝嘉靖年间的倭寇是由...

    2024.04.16

  • 黄河历史上屡屡改道,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的?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上,有两条贯穿我们五千年历史的长河——长江和黄河。我们已经习惯了将中原文明和黄河相连,将巴蜀楚地同长江相接。  只是与五千年积淀出的文明不同,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河流在大多数时候都不那么受人类的控制,是相对"自由"的。而这样的"自由",就包括黄河的数次改道。  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以前,黄河就曾多次南泛淮河,给江苏一带造成一定影响。早在汉文帝十二年 (前168) 十二月,人们就留下了"河决酸枣 (今河南延津县北) , 东溃金堤 (指东郡到平原郡...

    2024.04.10

  • 吐谷浑屡屡侵扰隋朝边境,隋文帝对此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隋朝,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据《隋书·吐谷浑传》,隋朝建立之初,吐谷浑屡屡侵扰边境,于是隋文帝遣上柱国元谐率军数万击吐谷浑。吐谷浑“悉发国中兵,自曼头至于树敦,甲骑不绝”。  此次征伐,隋军取得了胜利,夸吕远遁,“其名王十三人,各率部落而降。上以高宁王移兹裒素得众心,拜为大将军,封河南王,以统降众。自余官赏各有差”。  一、扶植势力  也就是...

    2024.02.24

  • 司马懿为何屡屡被诸葛亮打败?他的实力怎么样?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刘备身边出名的军师,刘备为请他来辅助自己,不惜降下身段“三顾茅庐”,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才能之高。不过三国时代自然还是有能和诸葛亮棋过三招之人,比如魏国重臣司马懿。不过有一些细心的人注意到,每次司马懿遇上诸葛亮必定是胜少败多,仅有的几次胜利还都是带有运气成分在里面。当然,司马懿还是有一点赢了诸葛亮,那就是司马懿比诸葛亮活得久,在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就再也没有遇到过棋逢对手的人。  司马懿,字仲达,是魏国首屈一指的权臣,也是西晋王朝奠基人。据史料记载,司马懿是...

    2023.12.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