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遇惟亮多次劝元昊晚称帝,为何最后下场悲催?

      1038年,西夏国主元昊正式称帝。可在此前一段时间,他却备感闹心,因为臣子一致反对他称帝—西夏一直享受宋朝的供给,况且目前的军事实力不足以与宋朝对抗,最好维持现状,休养生息几年再图大业。可元昊铁了心要干这事,谁劝谁挨刀。  第一个挨刀的是掌握西夏左厢兵的大将山遇惟亮,他是元昊的叔父,早年曾随元昊的父亲南征北战,后又辅佐元昊巩固河西走廊,可谓居功至伟。他认为:中原物产丰富,西夏贸易一直依靠宋朝,如果跟宋朝闹僵了,牛羊啥的都卖不出去,西夏经济就完蛋了!贸然称帝,得不偿失,他多...

    2024.05.02

  • 姚继多次戏弄皇帝,为何死后皇帝给他做了个黄金头颅?

      姚继可是明朝后期的一位政治家,由于他敢于担当、功绩卓著,很受皇帝垂爱。可聪明诙谐的他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赋税,竟几次斗胆戏弄皇帝。  嘉靖登基后,在京城开始拆毁佛寺、尼庵,大建道观,至嘉靖中期达到高潮。上行下效,全国各地莫不跟风。当时,襄城正逢旱灾,老百姓颗粒无收,而朝廷的赋税又没有减少,一些老百姓只好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姚继可得知家乡受灾后,时刻想着减轻乡亲们的负担。当他得知嘉靖南下要经过襄城县时,就与襄邑乡绅商议出一个变通的良策—在襄城北城门外三教合一的北极观(玄帝庙)里修...

    2024.04.30

  • 王辅臣一生多次易主,最后不堪重负自尽身亡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王辅臣的故事。  身处乱世,将领易主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最知名的就是三国时期的吕布了,他几次易主,并且还手刃旧主,被人们称之为三姓家奴。而明末清初之际,也有一位将军多次易主,他的行径比吕布还可耻,他就是王辅臣。  一:初投农民军  王辅臣本姓李,是明朝一个官宦人家家仆的孩子,后来天下大乱,王辅臣就跟他的姐夫刘某一起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不过王辅臣生性好赌,一有点钱就去赌博,有一次一口气输掉了六百两。刘某知道后,就打算杀...

    2024.04.26

  • 李世民多次和突厥接触 期间为何没有发生过正面战争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突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世民领兵作战善于把握战机,尽管武德年间李世民与突厥有过多次接触,但奇怪的是,他从未和突厥发生过一次正面战争。即使是在武德七年八月突厥大举入侵时,“是后霖雨益甚,世民谓诸将曰:‘虏所恃者弓矢耳,今积雨弥时,筋胶俱解,弓不可用,彼如飞鸟之折翼;吾屋居火食,刀架犀利,以逸制劳,此而不乘,将复何待!’乃潜师夜出,冒雨而进,突厥大惊。”尽管如此李世民宁愿贻误宝贵战机也不与突厥交战。至于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由...

    2024.04.26

  • 与明朝多次发生冲突的瓦剌人,后来去了哪里?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瓦剌人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明朝的历史上,除去起义军和女真族以外,最让明帝国头疼的,可能就是北方的瓦剌了,他们如今是哪个民族呢?你很难想象的到,其实瓦剌如今同样被归属到蒙古族当中,但是答案,远非如此简单。  瓦剌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作为北方草原上的一个游牧部落,当时和唐帝国时战时,自称为瓦尔刺噶、瓦剌帝国等多个称呼。  此时的瓦剌并非蒙古部族,而是和蒙古人是并列关系,蒙元时期,瓦剌则...

    2024.04.25

  • 乾隆多次南巡,真的是体恤民情吗?背后充满了黑暗

      乾隆对自己的南巡经历相当得意,晚年时说:“朕这一生就做了两件事,一是西师(平定准噶尔),一是南巡。”  一旦皇帝重视某件事,自然有很多人争相捧场,所以关于南巡的正面记载数不胜数——乾隆命御厨教江苏巡抚宋革的厨子做豆腐,以示优待老臣;乾隆特邀诗人沈德潜到西湖游玩,遇到宫眷不必躲避;乾隆为湖南一个140岁的老人题写匾额,说尽“花甲重周”“古稀再庆”等吉祥话……一个体恤民情、平易近人的帝王形象跃然纸上。  但仍有史官不肯粉饰太平,留下冷静又犀利的记载,让后人窥到一派繁华的南巡背...

    2024.04.24

  • 郑和多次下西洋耗资巨大,明朝有没有得到好处呢?

      明朝时期曾有过轰轰烈烈的航海壮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的地方到达了非洲。郑和团队的规模和声势,比西方大航海时代的那些航海行为大得多。但是,让人奇怪的是,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以后,迅速就在海外建立了很多的殖民地。尤其是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沿海国家,建立的海外殖民地都非常多。英国的殖民地甚至遍布全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说起来,明朝当时的海岸线也非常辽阔,明朝的海运也相当发达,而且明朝还曾经耗费巨资,七次下西洋。可是,西方国家建立了那么多的殖民地,而明朝却一...

    2024.04.20

  • 朱标曾多次违背朱元璋的意愿,为何朱元璋没有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朱标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历代君王为立太子,或者在立太子之后,总是会与太子之间发生一些摩擦。皇帝在位时间长了,有的太子可能就等不急要做皇帝,逼宫谋反,最后沦落到失去东宫之位。有的皇子则是被册立为皇太子之后,仍然揣揣不安,做事小心谨慎,生怕有哪些地方不对,被朝中大臣非议,丢了太子之位。所以历代朝廷,皇帝和太子之间能够抛开权利的纠缠,有一份父子真情的例子实在不多。不过在大明王朝开朝时期,还真有这么一对父子,让不少君臣羡慕。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辛辛苦苦...

    2024.04.19

  • 多次拯救东吴的陆逊,最后为何会被孙权处死?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陆逊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他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我详细道来。  三国乱世,诸侯争霸,涌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这当中既有运筹帷幄的文臣,也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将,身逢乱世,或这些英雄豪杰们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今天来说的三国故事,便是陆逊与孙权的恩怨情仇。  陆逊对于东吴而而言,无疑是有大功绩的,因为在东吴夺取荆州后,顺便还把关羽给抓住,还将其斩首,这样刘备不干了,毕竟是自己多年的兄弟,于是举兵报仇,这下东...

    2024.04.18

  • 孙叔敖多次得到楚庄王的重额封赏,为何死后却棺材都买不起?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楚国期思县潘乡人(今河南固始县),楚国令尹,以贤能闻名于世。《淮南子·人间训》:孙叔敖在出任令尹前,“决期思之水(今河南固始县境的史河),而灌云雩之野”,即带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这项水利工程,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大平御览·地部》:“楚相作期思陂,灌云雩之野。”)。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楚国名相,蒍氏,名敖,字叔敖,一名蒍猎,蚡冒之后,“世为列姬,国地朝廷”。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

    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