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初最大的文字狱案——明史案是怎么回事?牵连了多少人?

      明朝天启年间,大学士、内阁首辅朱国帧被魏忠贤弹劾,只得称病告老还乡。他告老归田后,留心收集史料,创作了《明书大事记》《皇明纪传》等专著。他还仿照司马迁《史记》的体例,编修了史书《明史概》。崇祯六年,朱国帧去世,《明史概》中崇祯帝的部分没能完成。朱国帧去世后没多久,明朝便灭亡了。清军入关后,朱家家道中落,为了糊口,朱家后人便将未出版的明史手稿卖给了同乡富户庄廷鑨。  颇有才气,奈何双目失明,一腔抱负无处施展。因为有司马迁“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说法,庄廷鑨便想着写一部属于自...

    2024.10.03

  • 清初的群臣议政制度是怎样的?为何后期失去作用了?

      满清初期的群臣议政制度,有些类似于内阁,这个议政制度在清朝初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后期却慢慢没落,成为了老臣的养老院,失去了他原本的意义。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军入关前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大约一个半世纪里,由满洲王公、大员及个别蒙古、汉军旗人官员组成的议处国家大政的制度,也是重要的政务决策组织形式。它在后金、清初政权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皇权的越发集中,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走向消亡。  努尔哈赤初创八旗时,已经出现了议政制的雏形。《清史稿》记载“每旗设总...

    2024.09.26

  • 清初江南三大案具体是怎样的?清政府有何目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初江南三大案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清朝初年,王朝初定,人心浮动。而江南地区的反清复明思想十分普遍,各种斗争也是此起彼伏。清朝统治者为了打击江南地区的士绅势力,相继兴起了通海案、哭庙案和奏销案,这三起案子被称为清初江南三大案,具体情形如下:  通海案: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率军北伐,攻克镇江,直逼江宁,但最终兵败远去台湾。局势平定后,清朝下令追查投降郑成功的人,一律以“通海”罪论处。当时的金坛县令任体坤趁机诬告之...

    2024.09.21

  • 鳌拜在清初的影响力有多大?康熙为什么要将其铲除?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布置好逮捕事宜,等鳌拜入宫后将其擒拿,那么,康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康熙八年(1669)五月,已下嫁给权臣鳌拜之侄讷尔杜的顺治皇帝第二女、康熙皇帝同父异母之姐硕恭慤公主突然背负上罪名。  “罪过”当然不是久居闱院的硕恭慤公主犯下的。她只是被连坐。而真正被康熙处罚的,是当时瓜尔佳鳌拜家族的核心——鳌拜。  一、清代幼帝辅政体制  明崇祯十七年(1644),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清军...

    2024.07.18

  • 清初四大藩王,没造反的那个是谁?

      清初四大藩王,没造反的那个是谁?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三藩之乱我们都熟悉,三藩指的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们在康熙年间联合起来反清,不过结果被镇压了。他们都是明朝的降将,自从投靠了满清后,都被委以重任。而他们也都是满清入主中原的马前卒,一路南下立下了大功。  然而,当时投靠了满清而被委以重任的可不止他们三个,还有一位是定南王孔有德。那么为何吴三桂造反时不拉拢他呢?  孔有德,原是皮岛总兵毛文龙的手下大将,可以说是骁勇善战,毛文...

    2024.07.07

  •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辈分最小的是谁?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辈分最小的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按照清朝制度,宗室成员得封爵位,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这被称为“世袭罔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铁帽子王”。  众所周知,清初共有八位铁帽子王,他们都是对大清有着极大贡献的宗室成员。这八位铁帽子王并非都是同一个辈分的人,其中辈分最高的就是努尔哈赤嫡次子代善,他是和硕礼亲王的始封祖。那么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辈分最小的是谁?他有着怎样的经...

    2024.07.01

  • “清初理政三王”分别是谁?最后为何没善终?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独掌朝纲、大权在握的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宣告了多尔衮当政时期的结束,顺治皇帝得以正式亲政,大清王朝的最高权力回归正统。多尔衮宣告倒台,但此时才13岁的顺治皇帝还必须依靠满洲贵族或者皇室宗亲处理朝政,于是三个大清皇室宗亲,顺治皇帝的三个堂兄走向权力舞台,成为“清初理政三王”。  他们分别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第三子爱新觉罗·尼堪、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第三子爱新觉罗·博洛和努尔哈...

    2024.06.01

  • 盘点清初的五位异姓王,他们最后善终了吗?

      异姓王,是指当朝皇族以外的、因功而受封王爵的人。最初封异姓王的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但之后被他所封的异姓王无一例外都不得善终,甚至留下了那句流传千年的名言:“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整个有清一代,在满汉之中封的异姓王更是屈指可数,但清军入关之时,为了更加迅速的占据中原,进而夺取天下,清廷封了五个降清的将领为王,这五人充当满清扫平天下的先锋,为满清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最后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一看。  定南王孔有德,字瑞图,原为皮岛守将毛文龙的...

    2024.05.28

  • 盘点清初最嚣张的三位藩王,吴三桂只排第二

      对清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清朝初期,有三位藩王,极为嚣张跋扈,在各自封地俨然皇帝做派,而这三位藩王分别就是吴三桂、尚之信以及耿精忠。这三位藩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曾是明将。清朝能够成功入关,和这三人的投降关系密切。吴三桂掌握着明朝最后一支主力部队,然而他却先投降李自成,又投降清军,最终导致崇祯和李自成都措手不及。至于尚之信,他的父亲尚可喜与耿精忠都是明朝的将领,可是他们却比吴三桂还要更早投降清军。  起初三人投降只为自保,不...

    2024.05.27

  • 清初时期的八旗兵实力为何如此强悍 主要还是因为三点原因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八旗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我们在提到八旗子弟兵的时候,常常用腐败、无能这样的词汇形容,确实,在清朝中后期的时候,由于国家的圈养政策,使得八旗兵失去了战斗力,但是在清朝前期,八旗兵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打赢了入关前的几乎所有硬仗,为什么此时的八旗兵如此强悍?最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从兵源上来讲  东北地区寒冷封闭的特点让单纯的农耕和游牧都难以维生,因此该地的民族更偏向渔猎,换言之为了维生许多人都具有狩猎的技巧,这就为...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