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上谈兵和赵括有什么联系 长平之战的锅由赵括来背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纸上谈兵,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但是这个成语却不是史记里出现的。事实上纸是在西汉时期才出现的,战国时期并没有“纸”这种说法。到了司马迁所在的西汉,纸才开始出现,到东汉时期技术才开始成熟并使用。  所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不是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最先出现的。据考证,这个成语最早是出现在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原文是:“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说的却是文人墨客的事情,跟赵括没半毛...

    2024.09.11

  • 纸上谈兵的赵括只是空有一肚子理论吗?

      历史上最著名的纸上谈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说到理论不解和实际,说到纸上谈兵,我们想到的一定是赵括,纸上谈兵可以说已经是赵括的一个标签了。因为赵括指挥失误,长平之战大败,数十万赵国实并被白起杀害。  这件事情是非常严重的,总需要有人来担责,这时候赵括就成为了众矢之的。后世对赵括的讽刺非常多,都说他空谈理论,只不过是一个理论学家,除了这些以外,赵括就是一个大蠢材。  对于后世之人对赵括的这种评价,真的就是正确的吗?我们今天来看看长平...

    2024.08.26

  • 马谡真的是纸上谈兵吗?他应该为北伐失败背锅吗?

      做事机灵是一件好事,人们都说只有做事机灵一点才能吃得开,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而在三国的历史时期的马谡,就是一个人非常的有才华的理论王者,自视清高认为自己的方法极好,但是没有强悍的应变能力,使得在蜀国北伐的重要战役中大败,成功坑惨了队友。像极了现在我们常说的刚入社会的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学的滚瓜烂熟,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总是过于理想主义,不去考虑那些不确定因素,因此总是遇到各种困难,而被打脸或者吃大亏。  刘备在夷陵吃了个大败仗,随后不久死在了白帝城。蜀汉系列的三国争霸开启了第二...

    2024.06.20

  • 马谡是纸上谈兵的庸才,这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真的了解马谡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三国时期的马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镇守街亭的将领,然而失掉街亭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马谡也因此被诸葛亮挥泪斩首,不够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就曾告诫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可惜诸葛亮没听。  既然刘备都能看得出马谡是言过其实的庸才,为什么诸葛亮却看不出来呢,相比于刘备,诸葛亮更擅长管理后方,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后,经历了赤壁之战、到后来夺取川蜀之地,诸葛亮一直在担任文职,在军事...

    2024.05.14

  • 纸上谈兵什么意思解释一下(纸上谈兵的故事介绍)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指的是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后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典故来自战国时期,但是,我们知道,当时战国并没有出现纸的概念,古人怎么会说“纸上谈兵”呢?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奢,他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儿子名叫赵括,他小时候就熟谈兵法,赵括曾跟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也不说他好。 赵括的母亲觉得很奇...

    2023.09.26

  • 纸上谈兵指的是谁(纸上谈兵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纸上谈兵”的故事人尽皆知,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是少年天才,熟读兵书上的兵法谋略,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却不会应用到实际战役中去。 赵括第一次出战就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因而世人都笑话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是个名副其实的纸老虎,可是赵括真的这么没用吗?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及兵法,连父亲赵奢都说不过他。每每在旁人面前高谈阔论,都能得到许多的赞赏声。 赵王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普通臣民也非常爱戴他。战国第一名将李牧就是他举荐的,由此...

    2022.07.15

  • 纸上谈兵的主要人物是谁(关于历史人物赵括的故事)

    不知道网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为赵括洗白?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像赵括这样“夸夸其谈”的人物。 明朝方孝孺有一篇杂文,叫作《吴士》,就很形象地描绘了像赵括这样的人物。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吴地有一士子,逢人就说自己是乱世英才,世间少有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的。这位吴士对兵法尤其自信,喜欢和人们谈论兵法,每次谈论兵法,就一定要推论孙子吴起。 恰好,张士诚在姑苏一带称王,准备与朱元璋决一雌雄。当时战争胜负未分,吴士就跑去拜会张士诚。 跟他说:“我仔细地观察了当今的天下,发现没有...

    2022.04.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