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人们在文书、案卷上按手印的意义是什么?

      指纹,也称为手印。很早以前,人们就在纸上或木板上按手印来标识身份。指纹已被广泛用于入境检查、搜查罪犯等领域。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然而,在科技手段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显然无法准确识别每个人的指纹,那么为何古代为何还要在文书、案卷上按手印呢?古人又是如何判定手印真假的呢?  在古代,无论是信贷契约、买卖文凭,还是婚约修书、狱词供状、军队名籍等等,均需要当事人签字画押来予以确认,然而古代识字率普遍较低,绝大多数百姓根本没有办法准...

    2024.08.27

  • 在古代人们对父亲的称谓有何变化?有何区别

      其实,中国人对称谓的重视程度远超他国,且,由于语言丰富的关系,同一特定人物,往往会有不同的称谓。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爹与爸都是上下结构,上面都是“父”字部,两个字都普遍特指父亲的意思,除了南方部分地区的爹指爷爷之外,没有其他特别的引申含义。同一个特指的意思, 却有两个不同的文字来表达,这在汉语中并不太常见。  但在商周造字之初,这两个字却有着细微的差别,而这种差别似乎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古人称爹爹的原因所在。  01 ...

    2024.08.26

  • 汉朝时期人们的识字率有多高?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汉字起源于汉民族先民的刻画记号与原始绘画。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仓颉造字成功,惊天地泣鬼神,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字属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侈品,普通人与之绝缘,知识的载体——文字属于贵族垄断产物。春秋时代,随着破产贵族越来越多,逐渐开始有人将家里掌握知识传播出去,于是“文人阶级”出现,知识慢慢走向平民。  从春秋至汉代,经过诸子百家的洗礼与数百年的发展,到汉朝时中国识字率有多高?考古发现汉代竹简,或许就揭开了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得多。  01 ...

    2024.08.24

  • 在古代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如何?有多讲究

      每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颜色有很多中,每一种颜色所代表意思都不相同。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古代,色彩可以用来区分等级,表现身份。你所处的等级不同,你能使用的颜色也就不同。不仅如此,每个颜色本身代表的含义在不同的朝代也有区别。古人好 “色”,更会用 “色”,古人对色彩的喜爱与崇敬程度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讲究。  首先是颜色的名称,我们现代人对颜色的认识程度大概只停留在“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浅层,并且对颜色也只以其本身的色彩来称呼,...

    2024.08.24

  • 历史上人们对秦朝天下苦秦久矣的印象时留下来的?

      秦朝历史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统一了中国却是一个短命王朝。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从后世角度来看,秦始皇一统天下和此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的确称得上功在千秋,这也是近现代秦始皇风评逐渐好转的原因之一。然而,对于当时的秦朝百姓而言,显然并非如此,尤其是严苛的秦法和繁重的劳役,搞的百姓怨声载道,再加上秦二世的胡作非为,以及士子阶层的推波助澜,自然就留下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印象。  六国百姓对秦法本就抵触,秦二世在位期间秦法更为严厉  从现代出土的云...

    2024.08.21

  • 徐有功是什么人?为何会被人们称为“徐无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哪个时期、哪个国家,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法律体系。也许它不够完善,但它却覆盖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谁可以轻易撼动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没有人可以轻易改变法律。然而,徐有功却是一个例外,他用自己的方式捍卫了法律,维护了正义,被人们称为“徐无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武则天执政期间,经常出现一些极端案例。为了惩治这些案例,武则天就采用严厉的手段来处置犯案者。在严刑之下,人们不敢发声,导致许多人被冤枉。而徐有功却凭...

    2024.08.18

  • 历史上人们在谈婚论嫁时为何会送一只大雁?有何讲究?

      婚礼嫁娶,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中最大的礼仪。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人们,在订婚嫁娶时,会要求男方送上“一动一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外带“三金”等,作为迎亲聘礼的条件。  一动一不动,指的是轿车和房子;“万紫”是一万张5元的现金,“千红”是一百张100元面钞,“一片绿”指的是不限张数的若干50元钞票。  “三金”,指的是: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等。  原本,彩礼是一种习俗,是婚姻的附属品,当以男女双方感情为重。可当今“天价”的彩礼...

    2024.07.18

  • 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过中秋节的?有哪些活动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之夜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人们围绕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祭月、拜月,赏月等习俗。  时至今日,大家在过中秋节时,肯定会吃月饼,与家人团聚。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还会食用大闸蟹,一来可以祭奠五脏庙,二来可以应节。  说到这里,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古人过中秋节时会不会吃月饼、大闸蟹,亦或者有别的不同的习俗? ...

    2024.07.16

  • 在古代人们对父亲都有哪些称呼?有哪些叫法?

      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的称呼,和人伦纲常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之所以会区别其他牲畜动物,就是因为我们懂得不同的行为规范,定下长幼尊卑。不同身份的人应遵循不同辈分,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古时私塾老师,总是会用《三字经》作为启蒙教材。《三字经》告诉每个孩子们,要遵守基本的人伦概念。  清朝文人梁章钜,在其著作《称谓录》中,详细归纳了古人对父亲的称呼,其中足有81种。碍于本文篇幅所限,就挑...

    2024.07.16

  • 历史上人们过春节时都会吃什么?饮食习惯有何区别?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据史书文献记载,东汉时期,我国古人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惯。  对于封建时期的平民百姓而言,到了正月初一这天,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度过了漫长寒冬,即将迎接气候回暖。活下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自然要敲锣打鼓进行庆祝。  所以隋唐之前的朝代,年夜饭更像是一种祭祀活动。人们并不会刻意在这一天大摆宴席,而是用家中所剩不多的余粮,烹饪些简单食物,给家人分食。  过了年关后,万物复苏,百姓们可以播种庄稼,期待秋天有个...

    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