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三郎原型是哪位(电影南海十三郎的剧情解析)

45baike 2022-06-16 114次阅读

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

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由高志森导演执导,杜国威编剧,于1997年五月15日再香港上映,电影以粤剧编剧江誉镠的人生经历为创作原型,讲述了南海十三郎跌宕起伏的一生,电影上映后收获了34届台湾金马奖以及第17届香港金像奖在内的诸多奖项。

《南海十三郎》与《虎度门》皆出自香港著名编剧杜国威之手,在两部电影中,粤剧都是穿插于主线内容中的重要元素,但是与《虎度门》相比,《南海十三郎》寄寓了导演更为复杂的情感与野心。

电影中所要表达的不仅是一位知名编剧由盛转衰的传奇人生,更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面对时代变化,逐渐走向没落消亡的时代寓言。

1、故事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方式

影片以讲述南海十三郎的人生经历为主要内容,但是电影从头至尾南海十三郎这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出场,而是一直活着电影各路人马的讲述之中。

这种叙事设定就为人物经历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同时也模糊了现实与故事之间的界限,更巧妙的将南海十三郎的个人故事与电影拍摄时所处的现实时代结合在了一起。

电影开场以定场诗的方式,通过说书人之口,使电影的叙事主体完成了他者化,由此引出了南海十三郎这一人物形象,这一设定不仅吸引了影片中围观者的兴趣,也勾起了影片外观看者的兴趣。

电影其后在故事的叙述中,穿插进了人群对南海十三郎故事的反应与追问,以此为线索使影片的叙述得以一直进行下去,并且通过各色人群沉迷于南海十三郎故事中的反应,从侧面暗暗揭示了电影中内蕴的理想主题:“文字有价”,更为后面影片结尾处想要表达的更大意图做了铺垫。

影片的结尾处,在听到说书人的话:“一个潦倒编剧在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 。”之后,观众才恍然得知埋藏在影片深处的另一层真实意图。南海十三郎的故事不仅仅是十三郎个人的经历,更映射了整个当时香港社会的现实生活。

这种以说书人讲述了线索,故事中穿插着现实的手法,为南海十三郎的故事注入了极强的隐喻色彩,南海十三郎作为编剧所要面对的抉择难题与生存困境,仍然存在于现实之中,十三郎通过疯癫不仅坚守了自己的理想,同时在在十三郎身上也投射着导演与编剧自己的理想与期望。

2、“痴”与“疯”的人生困境

影片中贯穿南海十三郎整个人生的无疑是“痴”、“疯”二字,以偶遇初恋情人吴莉莉为十三郎的人生分野,前半部分十三郎的人生为“痴”,后半部分他的人生则由“痴”转“疯。”

电影前半部分所描写的十三郎的“痴”,让人不禁联想起“痴”这一字在文学叙述中的种种阐释与解读,特别是曹雪芹所写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句最为著名。

“痴”这一字,本身是带着悲情与自怜色彩的,影片中十三郎也正表现出了这一色彩。

他本身因热爱粤剧,从而跨入艺坛,坚守一套自己的做事准则,后不愿因世事变化而动摇自己的艺术理想,宁愿落魄潦倒,自我堕落,于穷困之中展示了理想主义者别样的高傲与不羁。

十三郎与初恋情人的重逢,则成为了影片的分界点,他因为“痴”愿意放弃学业,奔赴上海追爱,但是多年后,潦倒落魄的十三郎与初恋情人在酒店前偶遇,现实的残酷彻底粉碎了十三郎的一片痴心。

十三郎个人的种种遭遇显然表现出了:理想主义者面对物质与精神抉择时的生存困境,残酷的现实环境与低俗的审美趣味是容不下十三郎或者说是纯粹理想者的“一片痴心”的,无奈之下,十三郎只能由一片赤诚的“痴”转向了让人难以捉摸的“疯”。

如果十三郎“痴”的一面让人联想许多的话,十三郎“疯”的一面,同样耐人寻味。十三郎并非一开始就彻底陷入疯癫,而是在经历了与唐生重逢、唐生死亡、父亲离世等事件一步步加重了其“疯”的程度。

“疯癫”对于十三郎更像是一种自我选择与流放,也成为了他游离于现实与理想世界的屏障,以至于到了影片最后,导演仍然在借说书人之口,向观众发问:“他到底是真癫还是假癫呢?或是根本就没癫过,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这样看显然十三郎的“疯癫”并非是病理性的,更多的是出自理想主义者其对自己理想世界的一种自我保护。

如同《妻妾成群》中颂莲的疯癫一般,个体往往是无法阻碍大的、混乱的社会环境发展的,面对时代潮流的倾轧,个体唯一能做的便是让自己变得疯癫,与整个世界隔离开来,以此来保全自己心灵的纯净。

最终十三郎赤脚冻死在了香港街头,不仅为其抗争的一生划上了句号,更显示了理想主义的消亡,而说书人的话:“千万别以为自己是天才,因为真正的天才只有两个结局,一是早死,像唐涤生那样,二是疯了,悲剧收场。”

更为十三郎的故事蒙上了一层理想主义者宿命性的悲剧色彩,同时也预示了今日社会,理想主义者仍然需要面对的生存与理想之间,如何抉择的困境。

结语:

《南海十三郎》这部影片的最后一幕只出现了一行字:“献给全港编剧共勉”,显然导演特意选择十三郎这一人物进行拍摄是有其现实深意的。

十三郎的悲剧是个人的,更是时代性的,十三郎这一人物不过是时代之下,理想主义个人悲剧的一个缩影罢了。

当年的《南海十三郎》能够击败《春光乍泄》等多部优秀影片拿到金马奖,也恰恰说明了影片中阐述的关于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走向消亡的问题,依旧人们需要不断思考和面对的。


标签: 南海  十三  原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