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互问100个问题情感问题有哪些话题

45baike 2024-08-16 7次阅读

情侣互问100个问题情感问题有哪些话题

  月是购房好时机”,三个与买房有关的话题同时上了热搜,随后,“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冲到热搜第一;

  专家出现在公共视野中大都伴随着“建议”二字。有媒体统计了专家们关注的话题,从阅读量TOP10话题来看,专家们的关注点深入生活各个角落,小到喝水吃饭睡觉,大到买房结婚生育退休,甚至连洗头也面面俱到,简直比父母还要操心。

  首先是喝水问题。根据专家们的建议,既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也不要在吃饭时过量饮水情感问题有哪些话题,既要保证每天1.5升以上饮水量,也要注意单次喝水不超过50毫升,最好每天喝8杯200毫升的水。能把喝水这件事,研究得比打工人开会还细致,也就专家了。

  说完了喝水,再说吃饭。“青团每次只吃一两个”“每天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吃螃蟹1天不超过两只”等提醒大家控制饮食的建议。不过也不乏“不要在吃饭和睡前批评孩子”这类让人迷惑的建议。

  在具有人群针对性的建议中,女性和年轻人格外受到专家的关注,大都是结婚、工作、生育等此类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年轻人究竟喜不喜欢“该结婚就结婚”“别晚婚晚育”“不该找钱多事少的工作”这类长辈教育式口吻的建议,就另当别论了。

  在公众看来,专家的话应该是专业的、深刻的,是大多数人不了解、不掌握的信息和知识,而有些专家的建议往往达不到这个预期,有的建议还自相矛盾。

  就像图中提到的看起来蛮好笑的买房话题,专家能不能先统一口径,房子到底是买还是不买?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热搜词条下的视频封面显示的是同一个专家。这位专家似乎很有辩证思维呢!建议泛滥,专家左右逢源,网友骂骂咧咧,媒体获得了流量……这一套流程完成后,建议的内容似乎也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以“通勤不要超过两小时”的建议来说,专家的初衷也许是希望年轻人有更多时间,去社交和充电,而不是把精力耗费在让人精疲力竭的通勤路上。但如此“站在云端、指点民众”的专家,说出来的话自然给人“何不食肉糜”之感情侣互问100个问题。是网友不想吗?很明显不是。问题在于,年轻人住在离单位较远的地方,更多是出于被动和现实的无奈,而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网友们更希望听到关于住房供给或公共交通此类的现实问题,而不是空泛的废话。专家们不食肉糜的建议与大众现实生活脱离无异于隔靴搔痒。人们希望听到的专家建议,是扎实的、经得起推敲的观点,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共情,不是站不住脚的说教。

  除此之外,一些拿人钱财的虚假专家也在侵蚀专家的公信力。一种保健品到底有没有效果、一个设备到底有没有技术突破和创新、一种举措有没有推行的必要……对这些问题,有些专家可能并不是站在专业角度、实事求是地给出判断,而是受到资本的裹挟、权力的干预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

  当然,有些专家的建议本身没有问题,但媒体在报道时,断章取义,假专家之名,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有甚者,只是打着专家的旗号,说了自己想说的话。在流量为王的背景下,类似情况或许不在少数。

  知识分子的工作成果,往往是不需要负责的。工程师的建筑倒塌了,医生的手术出事故了,可能都要付出相应代价。而知识分子可能不会,说出的公共意见只是参考,出错了也不会被追责。

  这说明,发表公共意见的专家,和普通老百姓是没有直接利益联结的,也不需要为决策后果负责。亲朋、老师、中介,都是紧密程度不同的利益共同体,专家不是。所以那些公共话语一旦降格生建议,天然就容易丧失合理性,会被视作“站着说话不腰疼”。

  当社会把话语权交到专家手中,并不是拿来说家长里短的。专家存在的本质意义,不是为了成一个全面的“人生导师”,而是就公共政策提出建议,是面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单元的。那些专业而宏观甚至略显枯燥的话,可能没什么网络热度,说起来也不那么痛快,但这些就是专家的职责所系。

  年轻一代对专家的质疑基于互联网一代对表达平等和意识的普遍认同,他们厌倦了传统专家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煞有介事、空泛霸道的叙事方式,又对这些拥有话语权的权威无能为力,群嘲便成为一种对抗方式。“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看似是来自年轻人的群嘲和情感宣泄,不如说是一种对专家们的尖利提醒。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话题一出,对专家是一个挑战,要求专家必须用专业素养去获得公众认可。反过来,这对网民也是个挑战,如何分辨噪音,不滑向反智的极端,从众声喧哗的网络讨论里提取价值,同样需要磨炼。


标签: 问题  情侣  互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