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剥离(情感剥离症是什么)

45baike 2024-07-14 4次阅读

情感剥离(情感剥离症是什么)

 

这是《把人物写活:小说、影视剧本中人物塑造的原理与技巧》(The Art of Character: Creating Memorable Characters for Fiction, Film, and TV)这本书的封面上的那段话,仔细看,构成人物主体的就是这段英文。这个封面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恰好揭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几个关键问题:我们是谁、我们的欲望以及我们为了实现欲望所做出的挣扎和努力。

这段英文正是《把人物写活》这本书开篇的一段话,中文如下:

大卫·科比特(David Corbett)是一位小说家,他的作品曾获埃德加奖提名,他曾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美不同地区开设各类线上、线下写作课程。在《把人物写活》这本书里,大卫·科比特着重介绍了塑造人物的方法。通过无数的的案例分析,他不仅剖析了经典小说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为写作者提供了详细的塑造人物形象、对话等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大卫·科比特从人性出发,运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原理,深度解析人物的内在欲望与需求、行为的内在动机与冲突,最终抵达每个人真实的生活。

所谓把人物写活,不是要创造一个完美的模板,不是要事无巨细地描述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而是要让人物与读者产生共鸣,让人物调动起读者的情绪、唤醒读者的内在自我、迫使读者感受到同样的冲突与挣扎,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生活。大部分时候,我们经历冲突与挣扎,也许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人,而是为了更好地接受自己。正如作者所言:

01 我是谁:人物的物理特征、心理特征与社会属性

我是谁,这一亘古的哲学问题曾引发无数先人深思,而自我认知更是心理学里的热门核心问题之一。对自我的认知既包括对自身外在特征和内在特质的知觉,也包含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种社会生物,个体的很多特征源于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我们的性格特点、归因风格、思维方式、依恋类型、压力应对、情绪感受及调节、择偶标准甚至人生目标,无不与从小到大的社交互动密切相关。

当作为一位读者或观众去认识虚构的人物时,人物的性别、外貌、身高、年龄、种族以及着装打扮这些外在的特征会在第一眼时便一览无余,但更吸引我们想要去了解的是,这个人物曾经生活在怎样的家庭或群体之中、他/她的父亲和兄弟姐妹是什么样的、拥有怎样的配偶或朋友、做着一份怎样的工作、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会感受到他/她的爱与恐惧、恨与羞愧、勇气与宽恕,我们会从他/她经历的成功与失败中感受到他/她的骄傲与落寞,我们甚至能从他/她的饮食中体会到孤独与自得其乐。

这些物理特征之外的细节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细节让平面的英雄也能内心有子弹,细节还模糊了所谓的好人与坏人之间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就无所谓纯粹的好人与纯粹的坏人,在不同的场景中,同一个人物极有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质。真正吸引读者的,并不是让人爱到骨子里的完美先生,反而可能是灵魂产生共鸣、情感发生共情的坏小孩。在《小丑》(Joker)中,亚瑟·弗兰克是大开杀戒、冷酷无情的凶手,但同时,他也是被生活一次次愚弄和打击的可怜人,患有精神病的母亲、一次次被嘲笑的脱口秀现场,悲惨的人生经历让观众很难恨起来这个人物,却会为他最终的选择而扼腕落泪。

epb系统故障是什么原因?epb故障怎么解除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是由EBCM模块、EPB开关、制动开关、EPB制动电机、伺服机构、离合器开关、行程传感器和发动机模块组成。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是作家或编剧,在塑造人物的时候,那些物理特征固然重要,但并非不可或缺,通过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读者和观众自然会想象出一个他们认可的人物形象。相比于物理特征,人物塑造更重要的是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需要深思熟虑的是:那些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如何影响了人物,又如何决定了他/她的未来。

02 我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物的欲望

每个人都有欲望,欲望驱使我们行动,欲望也驱使虚构的人物活起来。

心理学上将人的欲望称为动机,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我们在父母的期望下认真读书是外部动机,但我们内心渴望通过读书获得知识、通过考试改变命运,则是内部动机。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不同的层次,最重要的是解释了人类动机的复杂性,除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外,人类还会渴望爱与归属、渴求自我实现。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小说故事或文学作品,无论主题是冒险、犯罪还是爱情、历史,有一些永恒的主题总是反复出现:爱情、家庭、复仇、财富、名誉、力量、尊重……在浅层的渴求之下可能埋藏着深层的欲望,想要找一个相爱的人是为了弥补童年被遗弃的伤痛,想要功成名就是为了夺回曾经被鄙视和践踏的尊严……

这种深层次的欲望会驱动人物的行动和选择,让人物的走向不同的命运。在《神奇女侠1984》中,曾经的透明人、怯懦胆小又无力的芭芭拉最渴望成为神奇女侠一样有力量又有魅力的人,即使成为顶级掠食者豹女会逐渐扼杀掉她的人性也在所不惜,对她而言,温柔和善良根本抵不过被瞩目、被簇拥的那种尊严感,她想要的是被看见、被认可。

欲望之所以会成为心头上的朱砂痣,往往因为欲望很难得到满足。让每个人的人生都不那么容易的,正是这种冲突与失望。

在心理学上,我们会将求而不得的持续状态定义为一种压力,会将人们对压力适应性作为复原力或心理韧性来研究。哈佛大学曾有一项著名的追踪调查,这项调查追踪了268位1942年到1944年间的哈佛毕业生在72年期间的生活,乔治·范伦特教授连续42年担任此项调查的首席分析师,他发现,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过上幸福、成功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是他如何应对失败以及生活中不必避免的挫折。范伦特还根据安娜·弗洛伊德的研究,将人们应对伤痛、压力、丧失、冲突、失望、不确定性时的适应能力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

  • 精神病性适应:偏执狂、幻觉、自大狂
  • 不成熟的适应:被动攻击、疑病、错误投射、幻想
  • 神经症性适应:理智化/合理化(把感觉和感受转化为想法)、人格解体(强烈的情感剥离感)、压抑(莫名的幼稚、记忆失误、否认或忽视生理刺激)
  • 成熟适应:利他主义、幽默、期望以及抑制(稍后处理、延迟注意)、升华(为情绪和激情寻找可接受的发泄方式,例如运动、追求事业或爱情)

好的人物塑造就是要让他/她经历着不成熟的适应,在痛苦与挣扎中寻求改变。

03 为了得到想要的,我要作出怎样的改变:人物的改变与成长

很多的故事究其本源,讲述的都是类似的情节:主人公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决定改变、决定去完成内心的渴求,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达成所愿。归根到底,我们想看的无非是救赎或成长,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可能性。

成长是为了获得自信、力量、勇气,获得我们想要却尚未具备的美德;而救赎是为了抛弃自我欺骗与借口,是为了否定自我之后再重塑自我。故事的精彩之处便在于情节促成了人物的变化。

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场景的设置和其他人物的互动,为了达成自然的转变,作者需要通过设置有张力的冲突情境让人物有机会突破自身的局限,有时还需要设置反派、盟友、陌生人和群众,让变化的发生更加有迹可循。

但要想人物的转变能够打动人,还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能够引起每个平凡人共鸣的、有意义的挣扎。我们已经看够了太多了英雄,是时候看看与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了。如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在《米德尔马契》中所言:

在糟糕的2020年里,皮克斯为每一位普通人呈现了一部《心灵奇旅》,一位普通平凡甚至有些平庸的中学音乐老师在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演出机会时,却不幸意外身亡,他的灵魂在生之来处(The Great Before)遇到了早熟的灵魂22,两个灵魂经历了种种奇遇,在旅途中探索人生的意义。

这位平凡而不起眼的音乐老师,不就是每一个日复一日重复着生活的你与我吗?小说与电影的魅力,不就在于让我们在更短的时间里体验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吗?

04 结语:为了经过审视且值得的生活

在《把人物写活:小说、影视剧本中人物塑造的原理与技巧》这本书中,大卫·科比特讲了很多,25个章节展现了如何在场景与行动中描述人物、如何快速把握人物的各种特征、如何合理分配人物关系、如何在故事弧中呈现人物的成长与转变、如何刻画迷人的反派与配角、如何平衡动作场景与人物内心描写、如何运用人物编织让人难忘的故事。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内容不是细碎的技巧,而是通过统一而深刻的心理分析将人物的内在挖掘出来,同时又让这个挖掘过程反过来滋养写作者和创造者。

书中充满了许多哲思与感悟,在书的结语里,作为一名写作者,大卫·科比特坦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但经过审视的人生不仅仅要经受住审视,还必须要值得。最后以书的结尾献给每一位创作者:

兔子的博士论文:这天,阳光明媚,和风煦煦,一只母兔子从窝里钻出来,尽情 享受着金色的阳光。这时,一一只狐狸偷偷地靠近,呼地逮住了 兔子。 狐狸说:我要把你给吃了。 母兔子可怜兮兮地说:等一下,你至少应该等上几天。 狐狸眼睛往上一翻,说:噢,是吗?可我为什么要等...


标签: 情感  剥离  是什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