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写给吕不韦的一封30个字的信(写信到底什么意思)

45baike 2023-02-07 66次阅读

吕不韦辅佐两代秦王,叱咤风云十几年。

然而,公元前236年,他读了秦始皇30个字的信,就喝下鸩酒,结束生命

奇怪的是,秦始皇并没有让他自尽。吕不韦的自尽,背后暗藏着2个深层原因。

吕不韦是一代名相。

但他的晚年,被秦始皇赶出了咸阳,最后因一封30个字的信,而了结生命。

秦始皇的信,是这么写的: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取自《史记》)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秦始皇对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门客全部迁到蜀地去居住!”

乍一看,这封信,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贬斥信。

秦始皇一方面抹杀了吕不韦对于秦国的全部功绩,否定他的仲父身份;另一方面,他把吕不韦及其家人,全部流放,都赶到荒凉的蜀地去。

  • 曾经,吕不韦权倾朝野,位及丞相。

  • 如今,他被贬官,被流放,从最高处重重衰落。

读完信后,吕不韦思索片刻,就立刻饮下毒酒,了结生命。

在《史记》的记载中,吕不韦自杀的原因,是担心日后被杀,即:

“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

恐诛,即害怕被诛杀。

这个解释,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

秦始皇流放吕不韦,说不定哪天,就心血来潮,取他项上人头。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

想要解释清楚吕不韦的自尽,就必须从秦始皇对他态度的转变,开始说起。

秦始皇对吕不韦的态度转变,发生在公元前238年。

这一年,20岁的嬴政,在雍城举行冠礼,并一举铲除嫪毐叛乱。

此后,他对吕不韦的态度,就越来越差,因为嫪毐就是吕不韦介绍给他母亲的情人。

他对吕不韦的态度转变,按照程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逐渐冷淡。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曾和吕不韦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随着嬴政年岁渐长,吕不韦不想招惹麻烦,便给赵姬送去了嫪毐。此后,赵姬和嫪毐谈情说爱,还生了2个孩子。

此后,嫪毐谋反,被秦始皇一举歼灭。

在这件事中,吕不韦是引荐人,本应罪无可恕,但秦始皇并没有发作。

关于这件事,《史记》有这样一句话:

“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准备诛杀吕不韦,但念在他侍奉先王,有大功劳,加之许多门客求情,便心有不忍,没有处罚他。

不要小瞧这段话。

这里面藏了两层意思:

  • 其一,按照规矩,嬴政应该要杀了吕不韦;

  • 其二,考虑到吕不韦为先王立下大功,又有许多门客求情,可以暂时不杀。

请注意,整个事件中,吕不韦到底有罪没罪,嬴政都没有下定论。

他只是“不忍致法”,而不是“赦免其罪”。

由此可见,从此时开始,嬴政对吕不韦的态度,就有了改变。

至于未来如何发展,主要看吕不韦是否有反心。

若是吕不韦有反心,那么这件事,随时可以拿出来,再进行处罚。

第二阶段,赶出咸阳。

公元前237年,距离嫪毐事件已经过去了1年。

但秦始皇毫无预兆地,突然罢免了吕不韦的丞相之位,并把他赶出咸阳,让他回河南封地。

许多人认为,这是秦始皇就嫪毐事件,对吕不韦的责难。

可仔细看《史记》上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发现,这只是秦始皇对吕不韦的提防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及齐人茅焦说秦王,秦王乃迎太后于雍,归复咸阳,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史记·吕不韦列传》)

据《史记》记载,嫪毐事件后,嬴政就和母亲断绝关系,并将她幽禁在雍城,此生不再相见。

后来,随着一统天下的进展,嬴政需要为“孝义”做出表率。

在茅焦的劝说,秦始皇将母亲赵姬,从雍城接了出来,让她在咸阳安享晚年。

这就是“归复咸阳”。

有趣的是,罢免吕不韦的丞相之位,也在同时进行。

此时,吕不韦是文信侯,他被从咸阳赶出,去了河南封地,即“就国河南”。

“一归一就”,一对比,秦始皇的意图,就十分明确了。

他就是要隔断太后赵姬和吕不韦的联系。

最初,赵姬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来吕不韦将她送给了赢异人,也就是嬴政的父亲。

异人死后,嬴政即位,赵姬成了太后。

大权在握,她立刻和吕不韦不清不楚。

后来,嫪毐出现,吕不韦退居幕后。

如今,嫪毐已死,赵姬也要回到咸阳。

此时,如果嬴政继续让吕不韦当丞相,恐怕两人又会旧情复燃。

对于嬴政而言,嫪毐谋反的事情历历在目,他实在不想再吕不韦身上再经历一次。

某种程度上,他将吕不韦赶出咸阳,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其实,这已经是明晃晃的不信任了。

但是,吕不韦并没有引起警惕。

虽然他被罢免了丞相之位,可嬴政还是给了他河南十万户的封地。

用现在的话说,吕不韦虽被撤职,可待遇不减。

因此,吕不韦始终期待返回咸阳,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第三阶段,书信一封,了结生命

吕不韦去了河南后,并没有收敛。

他依旧和诸侯、宾客来往。

仅仅1年,各国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跑到河南区拜访吕不韦。

此时的吕不韦,已经不是秦国丞相了,但他过得比丞相还要风光。

此时,不少人开始为吕不韦发声,要求嬴政把吕不韦接回来。

在吕不韦看来,他只是在向嬴政展现实力。

可在嬴政眼中,吕不韦此举,无异于在挑衅自己。

此前,嫪毐也有门客三千。

只是,他的门客,基本上都是莽夫。

但吕不韦不一样。

他“家憧万人”,“食客三千人”,还深受其他诸侯国领导的喜欢。

这个时候,吕不韦想不想反,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只要他想反,对嬴政就是巨大的威胁。

嬴政的信,也是这个时候,送给吕不韦的。

短短30个字,瞬间让吕不韦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开始明白,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甚至毫无回旋余地。

  • 曾经,嬴政公开肯定他侍奉先王的功劳,即“为其奉先王功大”;

  • 如今,嬴政说他对秦国毫无功劳,即“何功于秦”。

  • 曾经,嬴政封吕不韦为丞相,称呼他为“仲父”;

  • 如今,这层关系被否定,还要让他搬到流放罪人的蜀地。

这样的落差,吕不韦瞬间意识到,自己犯了“功高盖主”的毛病,也几乎预见到自己和嫪毐一样的结局。

与其如嫪毐一样,被车裂、灭三族,不如自我了结,留个全尸,博个名声。

或许,这是吕不韦选择鸩酒自尽的理由之一。

或许,他想用他的死,换取家族的生。

怕死,是人之常情。

但怕死、恐惧,没办法解释吕不韦自尽的行为。

在《史记》的记载中,吕不韦自尽的原因,被完全归结为“贪生怕死”。

但我认为,这是污蔑。

吕不韦是个很厉害的人。

他从商人起家,铤而走险押宝赢异人,成功转型政治,位及丞相。

他编写了《吕氏春秋》,提供治国方略,藏着大智慧;

他招贤纳士,为一统天下做准备,立下汗马功劳。

他不止是商人、政客,在吕不韦的心中,还装着忠君思想和统一大梦。

这样的吕不韦,仅仅用一句“贪生怕死”“保全家人”来解释他的自尽,实在太轻飘飘了。

我认为,他的自杀,至少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保全名节,以死明志。

吕不韦的前半生,功成名就,门客三千,各国的有才之士无不尊他一声“丞相”。

他所撰写的《吕氏春秋》,更是集当时各家言论,采集各家治国之长。

这个是吕不韦的功绩,更是他一生的骄傲。

但嬴政的这封信,全然抹杀了他全部的功绩,甚至直接表明态度:我担心你谋反!

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史记》)

秦王恐其为变。

这种明晃晃的怀疑,对于呕心沥血的臣子,是最大的侮辱。

若是吕不韦从未有过反心,所做一切,只为回到咸阳效力,那么,嬴政30个字的杀伤力极大,足以让他万念俱灰。

在这种状况下,吕不韦的自尽,某种程度上,算得上以死明志、保存身后名节。

与其等着嬴政一步步抹杀掉自己的功绩、毁掉自己的名声,不如干干净净死去,不再受侮辱。

你觉得呢?

第二,看清局势,重启无望,绝望而死。

其实,在嬴政给吕不韦去信之前,吕不韦还畅想着回到咸阳,继续助力嬴政统一天下。

可现实是,嬴政用30个字,把他打发了。

此时,吕不韦彻底绝望。

他清晰地认识到,从嬴政亲政、嫪毐被杀开始,他就已经一步步走到了绝境。

此后余生,嬴政绝不会再启用他。

对于吕不韦而言,他有过权势,不缺钱财,唯有一个统一天下的梦,如今也无缘参加。

被贬去蜀地,对于他而言,就是看不到希望的人生。

生不如死,不如一死了之。

【写在最后】

其实,写这篇文章,挺感慨的。

许多人一提到吕不韦,就会想到他和赵姬的风花雪月。

许多人总是先入为主,认为吕不韦只是单纯的运气好,却并没有看到他身上的雄才伟略。

历史上完整的吕不韦,非常厉害。

他既是一位极其努力的商人。

“奇货可居”的典故,体现了独特眼光,而这种眼光,需要格局作为支撑。

他从商人,一步步成为丞相,没有迷失在金钱的陷阱里,一直做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大事。

他又是一位极具谋略的思想家。

他曾提倡“义兵”,减少了战争中的大屠杀。

“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国邑之交,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奉而题归之,以彰好恶,信与民期,以夺敌资。”(《吕氏春秋》

他非常关心水利、关心发展农业生产。

著名的都江堰工程,是由李冰创建,但真正大力支持和执行的,是时任丞相的吕不韦。

吕不韦所撰写的《吕氏春秋》中,也有《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专门用来讲农业生产科学化问题。

他的眼光、格局,都远超当时的时代,他所做的贡献,也值得后人称赞。

这样的吕不韦,若是能被嬴政好好任用,或许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标签: 秦始皇  写给  吕不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