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皇后一辈子没圆房吗(曹皇后一生无子的原因)

45baike 2022-03-16 81次阅读

《清平乐》中,曹皇后入宫十五年,竟然才和官家第一次圆房。这太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帝王和皇后了。

在剧中我们能够看到,曹皇后的势力其实并不强大,虽然这与她本人端庄淡雅的气度分不开,但是抛开剧情需要来看,曹皇后的处境,也确与宋朝的宫妃制度有绝对紧密的关系。

后妃拥有庞大势力集团,甚至严重干扰政事,这在中国封建王朝中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后妃执掌政权过程中往往借助外戚的势力,这样就进一步造成外戚专权,进而威胁到皇权影响社会的安定。例如西汉外戚王莽篡汉。

而看整个宋朝,后妃们都没有出现引外戚壮大自己势力的情况。非但如此,而且很多后妃都主动约束外戚,告诫他们不要追求过多财富和权势。

整个宋朝先后虽然有八位太后垂帘听政 , 这些垂帘听政的太后却并没有像他朝那样表现出很强烈的权力欲望。

这就和我们熟知的吕后、武则天还有慈禧老佛爷完全不同了。例如宋宁宗杨皇后听政仅八个月后就主动放弃了手中权力 。《宋史》记载:“皇太后手书:‘多病,自今免垂帘听政。’壬寅,帝两请太后垂帘,不允。”

宋代后妃中的绝大多数行为对宋代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克己自励,不崇骄奢生活,并且知书达理,善待大儒。

说实话,后宫能够如此,就可以对整个王朝的文教事业产生极为正面的影响。“宋三百余年,外无汉王氏之患,内无唐武、韦之祸。”

其实,在宋代朝廷内部,本身就有着孕育出这种局面的土壤。

北宋赵氏统治者决心彻底结束唐末五代以来朝廷内部的血腥争斗。如何结束?于是宋统治者就想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他们要先“齐家”,于是乎,后妃们就首当其冲了。皇帝要求后宫高度尊孝太后,并钳制后宫使其难以揽权。

后妃们在宫中必须遵循“治内”之法。此规制根本目的是为了整肃后宫,并且防范后妃干预朝政。严限内廷与外朝的联系,规定“宫禁严密,内外整肃”,以防止后妃与外戚、大臣等勾结 。

同时对后族推恩,后妃亲属们也都能获得官职,并且一生锦衣玉食。因此也就无人怂恿后妃们去争斗了。

史料记载,宋仁宗时李宸妃,其弟用和,仁宗拜其为彰信军节度使,优宠甚深。“既而追念不已,顾无以厚其家,乃以福康公主下嫁用和之子玮。”

所以,徽柔嫁给李玮也正是统治者的一种推恩。《宋史》载:杨淑妃对宋仁宗“拥佑扶持,恩意勤备。及帝即位,尝招其侄永德见禁中,欲授以诸司副使。

妃辞曰: ‘小儿岂胜大恩 , 小官可也。’更命为右侍禁。”可见宋仁宗给后妃亲属了尽可能多的荣宠,这也是宋朝的基本国策和传统。

但宋统治者并不傻,多少外戚乱政的例子在历史上时有发生,所以到了宋代,实质性的权力统治者是绝对不会交给外戚的。后妃族人不能自由与朝臣往来,也不允许有人利用与后妃家族谋取官职。

宋以前,很多专权皇后多是依靠外戚的力量。这就形成了“自古母后多私外家 ”的现象。到了宋代,统治者实行外戚“不令预政,不令管军,不许通宫禁,不许接宾客 ”等一系列抑制政策,所以结果宋并没有真正形成与威胁王朝统治的外戚势力集团。

而且宋朝强大的文官政治,将后妃擅权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宋以陈桥兵变立国,赵匡胤有感于五代十国武人割据的局面,确立“以儒治国”的国策,从此形成了 “皇帝与文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文官集团在整个王朝政治中发挥着远远超乎其他朝代的主导作用。

宋代的文官制度,是文官们一直与赵氏共坐江山,官家十分优待他们恩宠,因此这些文官不可能容许有任何其他势力插足其与皇家的关系之中。

因此,若后宫势力讲要危及皇权的时候,文官们就会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一边,这也极大地阻遏了后妃乱政的可能性。

在两宋的历史上,宰相多有胆识,除了《宋史》中提到的“平立殿下不拜 , 请卷帘 , 升殿审视 , 然后降阶 , 率群臣拜呼万岁。”的吕端外,仁宗朝的寇准、范仲淹、王曾、鲁宗道、晏殊等人在仁宗与太后刘氏的关系中坚定地站在了幼年仁宗一边,坚决阻止了刘太后的擅权。

《宋史》记载的这样一个故事也很有意思:仁宗时,图阁直学士张揆 “一日 , 进读汉《马后传》,至服大练、抑止外家,因言: ‘今妃族太盛 , 不可不裁损,使保其家。’帝嘉纳之。”正是这句“帝嘉纳之”,表现出了君臣在防止后宫擅权一事上的共识。

而且文官一般都心思缜密,会很了解皇帝的心思,所以在阻止后妃擅权问题上,他们和帝王的目标是一致的。宋孝宗时,钱端礼欲利用孝宗的信任参知政事。

此时就有文官站出来直言: “吏部侍郎陈俊卿抗疏,力诋其罪,且谓本朝无以戚属为相,此惧不可为子孙法。逮进读《宝训》,适及外戚,因言:‘祖宗家法,外戚不与政,最有深意,陛下所宜守,’上纳其言。”

也就是说,文官团队以维护祖宗成法为由成功,甚至可以直接阻止外戚谋利参政的企图。

既然文官和天子共天下,那么文官和时局就有了直接的利害关系,宋朝大臣也会采取诸多方式对后妃的政治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册曹皇后文》中写道:“天地定位阴阳相成,人道贯之,以纲大伦,后德配之,以熙内治,圣人有以端本也。”在宋朝,后妃参政只能是特殊情形下的措施,所以当时就有“皇帝冲年,太后临朝,斯非国家常典。”的规制。

关于后妃参与政事是不能主动为之的,朝臣对后妃与政都有相当程度的主动权。当需要稳定政局辅佐幼帝这种只能后妃出面的特殊时期,文臣会积极要求后妃参政。

一旦君主年长,朝臣就会坚决要求后妃归还政权,没有任何其他的余地。也就是说,士大夫绝对不会让后妃长期秉政的。

既然无法长期参政,而且后边又有一大堆士大夫监视着,那么参政的后妃只能是一门心思把政务做好。所以,宋代后妃持政多有善举,政绩也较为突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我们看最早的宋太祖母亲昭宪杜太后,据《宋史》记载,宋初太祖禅位于太宗,就是杜太后教诲的原因,这在当时的形势下对于稳固时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史》中提到我们的宋仁宗曹皇后,在仁宗重病时料理政务,“帝感疾,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御内东门小殿听政。大臣日奏事有疑未决者,则曰‘公辈更议之’,未尝出己意。颇涉经史,多援以决事……宫省肃然。”

后来仁宗去世后,曹皇后同样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帝夜暴疾崩,后悉敛诸门钥置于前,召皇子入。及明,宰臣韩琦等至,奉英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

曹后当政时,仁宗弟允弼欲争夺皇位,曹氏垂帘听政,无疑起到了稳定宋朝统治的作用。在《宋史》中,也曾称颂宣仁高皇后:“自是内降遂绝,力行故事,抑绝外家私恩。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宋代文臣们不仅对于后妃参政有一套规制,而且在关于“择后立妃”一事上也有一套标准。这个标准我们可以从范祖禹提出的《论纳后须知者四事》来看到:“一曰族姓,二曰女德,三曰隆礼,四曰博议。”

也就是说,不仅要求后妃必须出自名门,而且也必须是有德之女。司马光曾论及后妃等级:“依约古礼,使后宫之人其为几,等有几人……诚治乱之本,祸福之源。”在这样一套标准的要求下,宋代的实际政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名门望族之后的曹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政治智慧的皇后。时人称其为:“佐佑仁庙定策,立英宗神宗,乃本朝后妃其间盛德之至者。”

宋代的许多后妃确实是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政治素质的。无庸置疑,文臣在后妃选择上的思虑和标准,成为宋代后妃普遍具有较高道德和政治素养的重要原因,这对于家国一体的封建政治,确实起到了非凡的积极意义。

在宋代,多存在着皇室与“将门”联姻的现象,这反映了宋初对武将的笼络。后妃多来自将门,本身就有足够的势力,所以统治者就不会再允许她们壮大自身了。

而且,我们分析宋朝历史,不可能不面对“外患”这个横亘在宋统治者面前的巨大问题。宋代外患多,且时常威胁到王朝生亡,握有最高权柄的统治者一般都压力极大,这个时候的皇权就变得性价比不高了。

“我去,真的是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呀。妈妈,我要回家!”

所以,这对于外戚参政和后妃攫取权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谁也不会放着清闲日子不过,而去受那冤枉罪。

我们都知道宋代有着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崇文风尚,宋代后妃大多来自上层社会,因而就有了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文化、艺术修养。我们敬爱的曹皇后,本身就是非常其中的典范。

《宋史》记载宋仁宗曹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白书。”这里的“飞白书”又称“草篆”,是一种书法字体,主要特征是笔画中夹杂着白丝和字势,极为灵动。

曹皇后能有此造诣,大概也可以让其他朝代的皇后们难以望其项背。《续资治通鉴》记载,曹皇后还救过苏轼。

当年苏轼被小人以诗下御史狱,皇后就对皇帝说:“尝忆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

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皇帝遂赦免了苏轼。这是中国历史上后宫理解保护文学艺术大师的佳话,显示了她对苏轼这样的文士的尊重。

总之 , 宋代皇家通过一系列举措,显得“齐家”有方,约束了后宫言行。这种后妃政治基本上是成功的,对宋代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宋代后妃们多循规蹈矩,这也造就了她们在政治上“守成而治”的同时,在生活上也能够恪守妇德。

曹皇后能够始终抱持一国之后的雍容端庄,十五年来撵走了仁宗N次,自然是其内涵素养的体现,更是宋朝后妃规制的后果,后妃干政的局限,也让宋代的后妃对于权力的欲望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标签: 曹皇后  皇后  一辈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