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上成功掩饰不了战略上失败(战略失败不能用战术挽回 )

45baike 2023-02-06 75次阅读

结合几个具体战例,我们看看,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法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战略失误带来的实力劣势是战术成功难以弥补的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

接到袭击命令时,“闪电战大师”古德里安不由感叹:我们的元首,是要发动全世界的力量来打败我们!

尽管在战术素养上,德军拥有明显优势,然而,在英国尚未被打败的情况下,冒险开启入侵的作战,使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不利态势。

这还不算完。

年底,日本又“发动”了敌人,袭击珍珠港,美国也被拉了进来。

由此,无论在人力、物力上,轴心国都处于绝对劣势!

果然,德军一直保持了极高的战术素养,无论是面对苏军还是美英军,都曾上演过以少胜多的战术奇迹。

然而,这些战术奇迹,不足以扭转巨大的劣势,德军依然节节败退,最终输得一干二净。

战略失误带来的不利态势,是战术成功无法扭转的

即便是总体实力居优的一方,战略上出现失误,也会导致自己陷入无可挽回的不利态势中。

淮海战役时,国军80万,我军60万,双方的装备就更为悬殊了。

总体军事力量上,国民党军有一定优势。

然而,由于国民党军在徐蚌战场布局失误,使各部陷入被我分割包围的不利态势中。

因此,淮海战役时,黄百韬、黄维,在战术上打得都不错,坚持了比较长的时间,给我军带来了相当伤亡。

然而,由于战略上被我分割包围,黄百韬、黄维的战术努力都挽回不了败局。

黄百韬临死前,后悔三件事情:1、为什么他要在新安镇等77军两天?2、在新安镇等待时,为什么不在运河架桥?3、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来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掩护我?

看来,黄百韬认识到:当他和他的国军同僚在战略上认识不足,导致被分割包围时,陷入战略困境时,败局已定!

战略失误带来的“短板”,是战术成功无法扭转的

战略失误,会使自己的短板彻底暴露,而只靠战术成功是无法弥补短板的,扭转局势。

长平之战,廉颇在初期的败退后,依靠老辣的战术素养,深沟壁垒,站稳了脚跟。

然而,庙算上的失误,使赵军依然处于败局之中。

原本,秦的物质基础比赵要强,但是,如果作战发生在赵国主场,依靠补给线短的优势,赵是可以抵挡秦的。

然而,由于此战是赵王为收韩上党而促发的,因此,战场距离赵国精华区域有一定距离,算是“中间场地”。

赵国要在长平战场耗下去,补给线也比较长,耗不过。

同时,赵国在外交战略上也出现了无法弥补的失误,导致魏楚等国“中立”,赵无法获得外援。

所以,尽管廉颇的在防守中的战术行之有效,但赵王依然不得不被迫采取冒险攻势···

接下来···换将、进攻、被围、全灭···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漂亮国一位海军将领表示:他们如果要与我作战,会尽量选择在“中立场地”,即距离我海岸线较远的地方作战。

看来,他们吸取了当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被我们打败的教训,如今,想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

只不过,他以后会认识到: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选择和我们作对手,都战略失误,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战略失误,会使战术优势也逐渐消失

一般来说,如果对手不是太垃圾的话,是会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

因此,在一段时间后,对手是会学会你的战术,或者找到克制你成功战术方法的。

拿破仑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如果你不是想要“培训”对手的话,就要赶在对方学会打仗前结束战争。

因此,几次战争,拿破仑力求快速取胜,屡屡得手。

然而,1812年,拿破仑战略失误,发起入俄战争。

结果,法军的战术素养一如既往的高,在博罗季诺等战役中,更是表现出胜过对手一筹的战术素养,并一度攻入莫斯科。

然而,俄国人已经找到了对付法国人的办法:持久+骚扰。

结果,在寒冷的季节,空有战术素养的法军找不到敌人,却总是被哥萨克袭击、追击,结果···一败涂地。

战术优势,是有时效性的,因此,正确认识战术优势,并不断调整战略,才能确保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我军的穿插迂回,让美军十分不适应,效果明显。

然而,在李奇微上来后,美军逐渐找到了应对我穿插迂回的办法。

我军认识到这一问题,遂及时调整战略,将“争取短期,准备长期”,调整为“立足持久”,即使从战略上调整,使我军得以最终克服了敌人的火力优势,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互联网对各行业的改造,战略上竞争的手段越来越多。

如果不在战略上保持清醒,仅仅只是在战术上勤奋,很可能最后是”消灭你,与你无关“,失败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失败的。

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对自己现有的工作方式精益求精,更保持学习,不在战略思考上懒惰。

选对“赛道”,选对交通工具,才能一马当先!

祝君胜利!


标签: 失败  战术上  成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